專欄
投書
精選專題
熱門議題
Metoo
台大校長
政二代
習近平
台灣旅行法
英語畢業門檻
我要投書
關鍵字
共有259個搜尋結果
最相關
最新
【難民船上的人】雖然台灣不在聯合國裡,我們也不會把難民推回海上
劉吉雄
2016-12-11
王盈勛:台灣正名台灣且加入聯合國,最快速而有效的方式是……
王盈勛
2016-09-08
果子離:流浪,是為了尋找回家的路──讀《我家是聯合國》
果子離
2013-09-29
【投書】翁志成:中華台北隊?台灣隊?我國在國際比賽名稱含淚的故事
翁志成
2015-11-26
吳宗樹:強國在非洲的大戰略
吳宗樹
2014-09-23
羅世宏:中國大陸女性處境觀察之七│習近平與女權五姊妹
羅世宏
2015-09-25
羅世宏:中國大陸女性處境觀察之五│海南之後,北京+20之前
羅世宏
2015-09-11
【讀者投書】陳薇真:國際愛滋領域跨性別轉向──台灣雙向缺席與在地觀點
陳薇真
2014-09-06
【讀者投書】馮佳鈴:從羅興亞海上難民 看世界人權發展
馮佳鈴
2015-06-13
【投書】華昌宜:人居日的台灣居住檢視
華昌宜
2015-10-12
【投書】林春元:期待政治新「氣象」──談COP21巴黎協議的進展與台灣的氣候變遷因應
林春元
2015-12-21
金靖恩:艾瑪華森動人演講前的女權先鋒
金靖恩
2014-10-06
胡慕情:全聯好鄰居?
胡慕情
2014-09-30
【讀者投書】張景安:西方不敢入侵敘利亞的三層原因
張景安
2013-11-17
到底,什麼才是你的成功人生?
褚士瑩
2018-01-28
解決產業「五缺」,要如何讓台灣經濟更美好?
盧俊偉
2018-03-29
半只椰子殼裡的青蛙──國家到底是什麼?
鄭志凱
2018-03-23
《台灣旅行法》的光合百年四部曲(三)艾森豪總統訪台與中華民國前駐美大使館
洪德青
2018-03-21
移民幸福,國民就更容易幸福?從法國的幸福指數說起
曾婷瑄
2018-03-19
餐桌上的一盤魚,比你想的更不簡單
黎諾維
2018-03-13
【投書】中華民國館「死亡」的歷史詮釋(下)──保釣運動與「中國日」
許麗玉
2017-10-15
快去做篩檢!就算不吸菸,你得肺癌的機率還是歐美老菸槍2倍
王明鉅
2018-01-09
林深靖:當氣候議題成為G20的起手式
林深靖
2016-09-08
「翁山媽媽正在努力對抗恐怖份子!」國際譴責下緬甸人對羅興亞衝突的不同看法
何則文
2017-09-09
生物方城市──生物多樣性與城市永續發展
李永展
2017-02-19
【投書】被失蹤的李明哲,消失的總統承諾──台灣人,你還是「自由、民主」人嗎?
林書帆
2017-11-10
上帝派來的天使:我在帛琉,見證了一場醫療奇蹟
劉仕傑
2018-04-14
很蝦的歷史:臺灣的釣蝦場是怎麼冒出來的?
陳韋聿Emery
2018-04-10
侯勝宗:《洪水來臨前》給世人的提醒──不急迫的,可能很重要
侯勝宗
2016-11-08
炒一盤「威權豆乾」──談轉型正義前,你可以思考的事
劉仕傑
2018-03-08
曲智鑛:世界自閉症關懷日──從認識、理解到接納
曲智鑛
2016-04-01
被蔣介石消音的〈通令第一號〉?
黃宗鼎
2017-09-04
【投書】棕櫚樹、基地台與三角錐的故事
陳冠廷
2017-04-19
【投書】看不見「缺工」的台灣長照
王品
2017-01-20
【投書】張孟先:「邪惡」是怎麼生成的?看伊斯蘭國勢力的興起
張孟先
2016-08-07
重返美索──他們的未來,仍在持續漂流
曾柏彰
2017-08-19
假戲還得真做──嚴肅面對金門賭場公投
羅德水
2017-05-08
真的是人道援助?在聖多美,我所看到的台灣外交
劉紹華
2016-12-22
芬蘭式幸福關鍵字:安全、平淡無奇的日常
凃翠珊
2018-03-27
深圳:從摸著石頭過河,到領引世界潮流的地方
侯勝宗
2018-01-08
在那寂寞的小島,你不孤單──我的帛琉回憶
劉仕傑
2018-03-04
西藏困局能否以「梵蒂岡模式」突破?
陳冠中
2018-02-22
辛翠玲:當台塑鋼廠與越南社會對撞──環保政治觀點看台塑事件(上)
辛翠玲
2016-08-05
【投書】勞工就該犧牲小我,這是什麼資方價值觀?
胡方翔
2017-02-03
黃宗鼎:南沙主權知己知彼,看菲國怎麼做
黃宗鼎
2016-07-17
黃宗鼎:離開歷史性權利,南海主權論述更該符合當代海洋公約
黃宗鼎
2016-07-13
【投書】好的人口政策不是只鼓勵「多生」,更應該注意「留才」!
鐘珮純
2018-04-20
【難民船上的人】那些出逃的生命,都講述著我們看不見的歷史
劉吉雄
2017-08-01
【投書】失根的透明者──緬甸、泰國,何處才是他們的故鄉?
李瑞珠
2017-11-14
【投書】斷一個邦交國,到底會怎樣?
劉政暉
2016-12-23
【投書】新南向別只想著外交,讓NGO和政府一起「國際合作」吧!
王金英、高小玲、洪智杰、簡旭伸
2017-07-22
張蘊之:在地、永續、高品質──與國際觀光趨勢接軌,突破低價團困局
張蘊之
2016-10-16
終生為真理──年度歐洲記者敦達爾
蔡慶樺
2017-12-07
【投書】林基興: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呼籲──基改真的不安全嗎?
林基興
2016-08-02
【投書】陳正和:馬習會揭示的兩岸可能性
陳正和
2015-11-05
【投書】陳偉華:指鹿為馬──為何國際仲裁將太平「島」判為「礁」?
陳偉華
2016-07-15
從「外籍新娘」到「新住民」走了多遠?(一)
夏曉鵑
2018-01-31
從「外籍新娘」到「新住民」走了多遠?(二)
夏曉鵑
2018-01-31
李濬勳:吹皺南海一池春水──南海仲裁解決了問題或增加了困擾?
李濬勳
2016-07-14
單邊、雙邊、多邊──交易的藝術?
鄭志凱
2017-07-26
【投書】川普談川習會──那塊「超漂亮的巧克力蛋糕」
華攸博
2017-04-20
和平獎不和平──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席琳.艾巴迪訪台談起
林深靖
2017-07-20
給特殊生的特殊教育──區隔,可以是為了更好的融合!
曲智鑛
2017-07-17
【投書】台灣人需要國際觀,不是把英語當「官方語」就可以做到
荒川
2017-10-17
青春的速度與凝止──東南亞城市影像的政治寓意
鍾適芳
2017-10-14
蘇格蘭獨立之路──從公投到建國,距離有多遠?
辛翠玲
2017-04-05
【投書】過勞不是農夫的命!「微氣候資料科學」革命進行中
吳君孝、盧安邦
2017-02-02
【難民船上的人】台灣應該記得,自己也曾協助過難民
劉吉雄
2017-01-21
日本逐漸變成對同志親切的社會
劉黎兒
2017-05-28
【投書】陳德君:歐吉桑的夢想 臺北城市的夢想
陳德君
2016-01-14
感謝川普,讓我們有活教材端上桌!
劉政暉
2017-02-14
黑箱官僚的台灣援外,與國民外交的出路
劉紹華
2016-12-27
【讀者投書】馮佳鈴:南海風雲──中國威脅再現?
馮佳鈴
2015-05-28
【投書】若跳不開網路同溫層,你不過是另一個被操控的傀儡
盧宥丞
2017-08-22
給姊妹應有的一份──身為女性只能放棄繼承?
李淑菁
2017-01-26
「肯認」讓家更穩固
李淑菁
2016-12-06
別讓「馬祖藍眼淚」變成「馬祖掉眼淚」
李永展
2017-04-26
【投書】台灣稅務要改革,別重蹈籤詩中李廣的悲劇!
鄔江月
2018-03-05
【諾貝爾和平獎專題】歐盟為「地中海冤魂」做了什麼?──難民議題上「防衛」與「偷渡」的惡性循環
梅沙悟德.荷穆達尼(Messaoud Romdhani)
2017-11-20
【投書】今天吃了什麼菜?「韓食」背後的國族與全球想像
施柏榮
2017-08-01
如果「無知排行榜」其實不夠無知
張家齊
2016-12-27
那些印度的冠軍女兒
楊惠君
2017-04-11
台灣與越南曾經是閨密?那些你不知道的南島故事(1)
洪德青
2017-11-03
【投書】川普接一通電話提醒我們的事──台灣需要聰明外交
周幼泉
2016-12-08
【投書】寫在雄友之夜事件後,關於本位主義下的意識覺醒
楊文儀
2017-03-24
「不漏洞拉」越南船民的故事──遷徙者的複雜鄉愁
黃宗鼎
2017-06-26
【投書】中華民國館「死亡」的歷史詮釋(上)──矛盾認同中的「現代」建築
許麗玉
2017-10-15
讓大象、獅子與水牛重生──荒蕪的國家公園,需要什麼才能復活?
西恩.卡羅爾(Sean B. Carroll)
2017-10-08
民粹主義,可以解決貧窮問題嗎?
鄭志凱
2017-02-08
【法律白話文運動】李濬勳、楊貴智:南海仲裁案的一記當頭棒喝──我們為什麼需要法治與國際法?
李濬勳、楊貴智
2016-07-29
黃宗鼎:如何將「眾神之珠」印尼串在一起?
黃宗鼎
2016-10-07
【讀者投書】吳孟璇:敘利亞難民在約旦
吳孟璇
2013-07-27
【投書】葉靜倫:想幫助難民?從亞洲開始!
葉靜倫
2015-09-05
一紙魚槍禁令,看見政府對海洋的陌生
冼義哲
2017-05-18
核災區食品,多安全才叫「安全」?
黃怡
2017-01-24
林深靖:911事件──例外狀態的常態化
林深靖
2016-09-15
【投書】打破邦交國數量迷思,傳統的援助外交該轉型了!
王金英、高小玲、洪智杰、簡旭伸
2016-12-26
張春炎:殺人能理直氣壯嗎?杜特蒂的媒體狂語遮掩不了菲律賓私刑問題
張春炎
2016-11-29
【投書】立專法可以是對LGBT的另一種保障嗎?
Chih-Cheng Lin
2016-12-07
柯文哲效應 亞斯柏格變「流行病」?
黃筱珮、楊惠君
2017-04-02
陳永峰:不好意思,「九二共識」既無神力也無魔力
陳永峰
2015-11-09
醫師,當您生病時,付得起同行開的醫療價金嗎?
滕西華
2017-03-26
【投書】張孟先:美國,崩塌中的巨人
張孟先
2015-10-26
盧業中:當川普到了華盛頓,世界該緊張嗎?
盧業中
2016-11-11
芝山岩的未來──都市更新與景觀保存,只能二選一嗎?
劉欣蓉
2017-07-20
【投書】從轉型正義看傳統領域劃設爭議──維護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完整性,讓道歉文走出總統府!
瑪達拉.達努巴克
2017-03-06
黃宗鼎:南海自由航行權 美國的外交這樣做
黃宗鼎
2016-06-16
【讀者投書】溫麗圜:居住權為何是基本人權?
溫麗圜
2015-04-09
洪德青:自己的大使館自己照回來(四之四)──R.O.C. Chancery Tour
洪德青
2015-07-05
李濠仲:一所挪威高中的社會科考題
李濠仲
2014-03-31
章定煊:居住霸凌充斥 何來居住正義
章定煊
2015-03-03
果子離:因為百年追求,而不再百年孤寂──步步驚心讀《百年追求.民主的浪潮》
果子離
2014-03-08
蔡慶樺:人類與地球的存活之道──「韌性城市」論壇側記
蔡慶樺
2015-06-21
黃宗鼎:越南513將屆兩周年 台灣怎麼還在「排華」?
黃宗鼎
2016-04-29
【投書】林邑軒、陳冠廷:南向,從台灣開始
林邑軒、陳冠廷
2016-09-07
黃怡:此時此刻,全世界還有近3,000萬奴隸!
黃怡
2016-09-03
羅德水:最好的兒童節禮物,就是讓孩子適性學習
羅德水
2016-04-04
今日印度:你選擇與底層的無種姓者並肩,還是把貧窮關在門外?
索米妮.聖古塔(Somini Sengupta)
2017-09-24
雞兒就是家人,一隻會孵蛋的母雞太重要了!
陳淑慧
2017-04-30
搶救鯊魚,等於保育海洋生態!
黃怡
2016-07-02
【讀者投書】顏敏如:台灣軍警國安與世界接軌的機會
顏敏如
2015-04-13
【讀者投書】濮勵志:送兩枚鴨蛋給核四
濮勵志
2014-09-27
【讀者投書】郭珊珊:逐水循跡,看見水資源珍稀
郭珊珊
2014-09-18
【讀者投書】賴彥慈:愁雲慘霧、茫茫前路──歐洲糾葛的經濟與環保困境
賴彥慈
2015-03-29
【讀者投書】何昕家:十二年國教,變與不變
何昕家
2015-03-22
【投書】林基興:基改問題,為何「劣幣驅良幣」?
林基興
2016-11-06
浪費──廚餘.史都華.人類的飲食悲劇
黃怡
2016-05-29
冼義哲:成立「海洋部」,讓台灣邁向海洋國家!
冼義哲
2016-06-08
援外現場的田野筆記(三):別再只是把海星丟回海裡
主持人:劉紹華,記錄整理:王品、蔡儀儂、謝瑩
2017-04-04
李淑菁:你在保護我嗎?
李淑菁
2016-06-02
《資本論》第一卷問世150年(下)──馬克思主義今天還有意義嗎?
蔡慶樺
2017-03-28
【投書】陳熙文:歐習會之後
陳熙文
2015-10-04
【投書】曾婷瑄:努力成空?從恐怖攻擊看法國的移民媒體政策
曾婷瑄
2015-11-30
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:布吉納法索 強迫早婚將數千名女孩推向絕境
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
2016-04-29
教育,改變印尼的大計劃
吳英傑
2017-03-07
【讀者投書】陳薇真:台灣性別主流化與來自跨性別的挑戰、排除、整全論、保障或收編
陳薇真
2014-10-12
那些我們的歌──台灣歌謠與東南亞
吳庭寬
2017-08-08
米果:不要讓捐贈的善意變成負擔
米果
2016-04-20
【讀者投書】陳朝政:無限期支持 天然步道零損失!
陳朝政
2014-05-25
許韋婷:包容與理解才能為澳洲帶來安全
許韋婷
2014-12-26
【七先生周記】黃哲斌:燦爛煙花後 台灣憲改的歷史之窗
黃哲斌
2014-12-05
【投書】吳英傑:打破族裔政治天花板 雅加達省長鍾萬學用科技對貪瀆宣戰(上)
吳英傑
2016-08-26
郭瓊瑩:大學該如何卓越?如何頂尖?
郭瓊瑩
2015-10-06
德國的老年浪潮來襲
蔡慶樺
2017-02-03
【投書】陳明晃:來自中東的歐洲難民──數字與故事
陳明晃
2015-10-03
悼德國前總統赫爾佐克
蔡慶樺
2017-01-18
【南海短波】黃宗鼎:補充報告來加分 恐怕還是不及格──我看馬總統的太平島之行
黃宗鼎
2016-01-29
黃怡:儘管寫你的小歷史
黃怡
2016-07-16
【投書】孫廷禎:南海視角下的臺灣認同──誰敵?誰友?
孫廷禎
2016-07-15
【讀者投書】盧勁軒:「三輪嘛A通」,當全民遇見手搖車
盧勁軒
2015-08-10
是無知,還是無情?光復高中納粹變裝秀的省思
周平
2016-12-30
【投書】王慶寧:褪色的美國夢──移民是種創傷
王慶寧
2016-07-12
【讀者投書】包修平:以色列前總理夏隆──以巴和平的先驅者?
包修平
2014-01-18
何景榮:印尼恐攻2.0版──從「菁英聖戰士」到「參與型恐怖主義」
何景榮
2016-01-15
【南海短波】黃宗鼎:太平島之外──U形線應只是一套南海水域線
黃宗鼎
2015-12-29
【讀者投書】樂水:明星學校的爭論
樂水
2014-08-09
【讀者投書】鍾瀚慧、陳俊宏:精神病院中的政治犯
鍾瀚慧、陳俊宏
2015-07-04
【投書】徐子涵:烏鎮鋒會 如何看待
徐子涵
2015-12-17
【投書】李弘暉、劉德安:從紫光集團入股台灣封測產業,看領導人的角色職責
李弘暉、劉德安
2015-12-16
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志願加入極端組織?
三井美奈
2017-05-24
【讀者投書】杜弘毅:為什麼錢沒有拯救貧窮?──淺談非洲的援助困境
杜弘毅
2015-03-08
【投書】劉伯溫:臺灣人反對陸生納入健保的4種理由之分析
劉伯溫
2015-12-07
蔡英文就職週年回顧──轉型正義或精緻的利己主義?
林深靖
2017-05-20
李濠仲:經貿談判促進人權改善
李濠仲
2013-10-22
卞中佩:美國反廢死陣營為何後院失火?
卞中佩
2015-06-02
【讀者投書】陳立寧:好萊塢光環下的性別失衡
陳立寧
2015-05-26
【投書】黃嘉偉: 汪洋中的一條船:馬習會後的台灣,何去何從?
黃嘉偉
2015-11-12
鄭宇欽:梨花綻放、思念愛人/戰士在遠方
鄭宇欽
2015-05-11
【投書】鄭舒筠:從馬習會看九二共識:笨蛋,重點不在「各表」,而在「一中」!
鄭舒筠
2015-11-08
【投書】劉政暉:殖民情懷總是詩──從寮國看台灣的媚日情結
劉政暉
2016-05-06
【投書】吳議:台灣的統派青年,孤單,不孤單
吳議
2015-10-18
翁士博:在非洲交朋友有多難?光敞開心胸是不夠的
翁士博
2016-04-27
蔡慶樺:對德國提告的人
蔡慶樺
2016-06-21
【投書】顏敏如:歐洲的「難民」議題,有其他解答嗎?
顏敏如
2016-06-09
洪德青:華府國家郵政博物館與台灣的幾簾幽夢 National Postal Museum in D.C.
洪德青
2016-03-30
【投書】林建成:打造長照制度,不該只有一種想像!
林建成
2016-05-31
陳玉敏:開放原民狩獵保育類野生動物,真有助於「轉型正義」、「多元文化」與「族群平等、和諧」?
陳玉敏
2016-09-30
【假日版】洪德青:華府強力春藥之五月花飯店緋聞趣談──The Mayflower Hotel
洪德青
2015-03-08
【讀者投書】陳琬喻:歐盟是土耳其的必修課還是選修課?
陳琬喻
2015-03-06
吳乃德:為什麼是曼德拉?
吳乃德
2013-12-07
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