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
投書
精選專題
熱門議題
公投
學測
蔡英文
言論自由
管中閔
韓國瑜
性平教育
黃背心
假新聞
我要投書
關鍵字
共有938個搜尋結果
最相關
最新
地瓜、洗衣、「去海邊」:一個人類學家在所羅門群島的語言課
郭佩宜
2019-01-30
再過30年,人類就不需要手機了?虛擬實境的未來
加來道雄
2018-12-31
人工智慧大舉來襲,人類終究免不了失業的結局嗎?
鐵馬克(Max Tegmark)
2018-04-16
【投書】3萬年前,我們的祖先如何從台灣小島開枝散葉?
林志興(Agilasay Pakawyan)
2019-02-01
走進森林採蘑菇──一位人類學家的松茸觀察
安娜.羅文豪普特.秦(Anna Lowenhaupt Tsing)
2018-08-15
【印尼98事件專題】「到現在我還不敢相信,人類怎麼可以做出這麼邪惡的事情?」
吳英傑
2018-05-15
人類學家為什麼要書寫昆蟲?走進你未曾想像過的多重世界
李宜澤
2018-01-05
為什麼經濟預測老是失準?因為人類的行為,就是不可能那麼理性!
理查.塞勒(Richard H. Thaler)
2017-10-14
未來人類:我們先天的擇偶密碼,正在被科技改變?
史考特.索羅門(Scott Solomon)
2017-07-23
被報廢的世界──導讀齊格蒙.包曼的「全球廢棄物理論」
宋國誠
2018-12-17
浪費──廚餘.史都華.人類的飲食悲劇
黃怡
2016-05-29
【投書】漫遊古巴不插電──即將被遺忘的人類美好
李佩雯
2017-02-17
【投書】土壤永續管理 人類存亡關鍵
呂錫民
2016-03-18
康提基號──夢想使人類偉大
黃怡
2016-02-13
【難民船上的人】我們的人類啊,最後生死之間的那種抉擇
劉吉雄
2016-12-03
【投書】醫院裡的人類學家:病房裡的耳語
醫院裡的人類學家
2016-01-22
當安娜卡列尼娜遇到村上春樹──人類作者會被電腦取代嗎?
茱蒂.亞契、馬修.賈克斯著,葉妍伶譯
2017-01-09
人類與地球的存活之道──「韌性城市」論壇側記
蔡慶樺
2015-06-21
【作伙國際參與】人類學家與國際志工的尷尬位置
洪子芸
2016-03-27
【讀者投書】唐葆真:人類扮演上帝、改寫生態平衡?──論生態紀錄片中的特效
唐葆真
2014-09-20
機器人的電話戰爭
方祖涵
2016-03-25
胡慕情:南沙魯的二二八─以人類學的思維重建災區
胡慕情
2013-02-28
【投書】科學在文化中的定位與挑戰
謝祥化
2015-09-27
冥王星到非洲的距離有多遠?
翁士博
2015-09-12
黃怡:薩克斯醫生談寬容弱勢族群的要訣
黃怡
2014-04-19
未來的世界,「穩定」將變成奢侈品
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
2018-12-31
為什麼Skinner回來了?從鴿子制約到手機成癮的行為心理學
洪靖
2018-06-29
重新思考創新(三):當人類開始將手伸進自然⋯⋯
鄭志凱
2018-10-29
沒有任何一棵樹無關緊要
蔡慶樺
2018-12-20
從藝術到學術:杜韻飛《未來祖宗像》
余舜德
2018-09-10
重新思考創新(二):現代物質世界生產-消費-拋棄的單向旅程
鄭志凱
2018-09-28
在沼澤中崛起的德國:崇拜自然,或者戰勝自然?
蔡慶樺
2018-10-02
不想再見到家暴與虐童,就先從好好對待嬰幼兒與他們的爸媽開始!
布魯斯.D.培理(Bruce D. Perry)、瑪亞.薩拉維茲(Maia Szalavitz)
2019-01-23
你的工作正在被AI搶走?矽谷先知告訴你:別怕!
提姆.歐萊禮(Tim O'Reilly)
2019-02-10
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專業凌遲處死
鄭國威
2018-08-21
科技撲面而來,企業現在需要「人類學」!
鄭志凱
2018-05-25
農業的大愛:不要窄化了食農教育
黃怡
2018-08-08
【哲學諮商室】千禧世代,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特別!
褚士瑩
2018-12-02
【投書】疾病、資訊與社會──真假新聞的軍備競賽及對應之道
李宣緯
2018-06-13
邪教、酸民、綠茶婊:歡迎來到「病態人格」的世界
中野信子
2018-06-16
【投書】廢了社發所,將賠上整個世新
徐文路
2019-01-07
重新思考創新(一):低處的果實摘完怎麼辦?如果科技創新的「弊」開始與「利」對稱
鄭志凱
2018-09-01
一國一座世界遺產?談古蹟保存在非洲國家的掙扎
翁士博
2018-11-27
我們住在焦慮星球:網路聯繫越緊密,越讓人身陷崩潰邊緣?
麥特.海格(Matt Haig)
2019-02-07
每天被問35億個問題,新世紀大神的野心是什麼?
史考特.蓋洛威(Scott Galloway)
2018-09-02
動物中途之家,德國人如何做到「零撲殺」?
本庄萌
2018-08-03
《猩球崛起》──人與獸的差異到底在哪裡?
方格正
2017-08-12
【投書】機器人有可能取代老師嗎?
吳宜蓉
2017-10-31
【投書】課堂教學,老師能夠「中立」嗎?
陳禹仁
2018-10-20
【投書】當演算法成為看不見的手──我們正面對怎樣的數位未來?
李宣緯
2017-08-25
【投書】幽默、反種族主義與被忽略的南半球視角:我讀《生而為罪》
李佩雯
2018-07-29
【2018移民工文學獎/青少年評審獎】人肉
阮日輝(Nguyen Nhat Huy)、楊玉鶯譯
2018-12-23
冷眼看待「人道科技」發展?台灣動物實驗還在「馬車時代」?──給行政院科技會報的公開信
陳玉敏
2018-03-01
未來80年,世界增加的人口從哪裡來?
漢斯.羅斯林(Hans Rosling)、奧拉.羅斯林(Ola Rosling)、安娜.羅朗德(Anna Rosling Ronnlund)
2018-08-05
社群媒體之必要,以及如何修好它?
黃哲斌
2018-10-29
《楢山節考:4K修復版》:「死生相依,天道循環」
吳老拍
2018-05-21
夾娃娃機夾活龍蝦?牠可以吃,不代表牠可以被戲謔虐待!
陳玉敏
2018-06-13
別再禁止了!小說和漫畫,都對你的孩子有好處
郝明義
2019-02-08
環保、空汙、生態基本教義派──菁英堅持與民眾需求能兼顧嗎?
葉家興
2018-01-04
韓國瑜「禁止政治抗議」論,「拚經濟、不講政治」真的有用嗎?
戴興盛
2018-11-02
胖瘦歧視合理嗎?
葉家興
2018-11-22
會思考的科技,不會思考的人──別讓你的工作被科技偷走!
侯勝宗
2016-12-27
中國大陸的「廁所革命」
郭瓊瑩
2018-05-19
【瑞士黑金手】我在森林工作:從「森林專員」到「森林工程師」,瑞士如何培育守護環境人才?
顏敏如
2019-01-22
《蝙蝠俠對超人》造神派與反救世主派的正義之戰
卓子傑
2016-03-01
如果中了樂透,你明天還會去上班嗎?
蘇益賢
2019-02-09
《蜂狂2》──農藥問題背後,那隻來自國家的黑手
賴衍銘
2017-10-20
他們是作家,也是鬥士:165位印尼移工作家的肺腑之聲
RatuSelviAgnesia、鍾妙燕譯
2018-11-11
《以動物為鏡》: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
黃宗慧、羅晟文、佐渡守整理
2018-10-23
【建築師公會改革專題】你能為社會做什麼?──一個建築專業者的反思
呂欽文
2018-05-07
大掃除的內心戲:推倒雜物小山吧!
米果
2019-01-23
【投書】文言文的內容問題,只是盜賊用來吸引看門狗的一塊肉!談媒材的取捨與建置
吳翠松
2017-09-04
信任革命:共享經濟是我們的未來!
黃怡
2018-12-22
藻礁、空氣品質、深澳海洋生態,台灣其實有辦法三者兼顧!
戴興盛
2018-10-09
打獵都講究公平,競爭怎能單邊?
鄭志凱
2017-08-09
翻轉政黨就翻轉人生?經濟大國的減壽悲歌
葉家興
2019-01-03
【投書】同婚運動的死結──專法就是歧視?
林家暘
2018-11-29
韓國瑜的重商主義懷舊風
林深靖
2018-12-26
【投書】卓蘭「石虎公園」給我們的啟示
連振佑
2018-12-24
「都市園藝」新顯學:逛花市、農夫市集,是最佳的都市療癒!
郭瓊瑩
2019-02-12
如果,孩子的營養午餐是一場「美學力」探索
林芳燕
2018-12-16
周朝吉祥話3:「宜有千金」做個古人的發財夢
謝博霖、黃庭頎
2019-02-06
吟唱城市側臉的傷疤:「宇宙歌者」與他們的泗水記憶
吳庭寬
2018-08-27
狗、毛小孩、汪星人
楊志良
2017-09-22
這一天消費至上?按下「購物車結帳」之前,你可以先想一下
安妮.雷納德(Annie Leonard)
2018-11-09
「知識份子」與「神豬」──誰對神豬飼養有錯視與誤解?(下)
陳玉敏
2017-09-19
從珊瑚魚到珊瑚礁,您認識這片被忽略的海底花園嗎?
黎諾維
2018-04-03
面對未來,給孩子不被機器人取代的能力
侯勝宗
2018-11-01
說故事的人,在現實與想望中泅游
吳庭寬
2018-10-22
啤酒不准漲價?要求「兩倍正義」?德國大選中那些不一樣的小黨
蔡慶樺
2017-09-05
有容易憂鬱的基因,不見得是壞事!
強納森.羅騰伯格( Jonathan Rottenberg)
2018-01-15
原子、位元與細胞──未來世界的發明競爭,已經準備開戰
鄭志凱
2017-06-14
【投書】汙染管制規劃,需要怎樣的「科學方法」?
劉志堅
2018-10-25
【我的財經書架】人工智慧,究竟是怎麼回事?
林博華
2015-08-02
《大象席地而坐》:那條前往虛無與未知的路,你還願意拿出多少期待?
鄭竣展
2019-01-15
蘋果為何不是Uber?
佘日新
2017-04-19
【投書】文組不意外?下次「戰文組」之前,你可以再多想一下!
洪俊智
2018-11-08
【投書】從古希臘羅馬的「同性之愛」,認識愛的各種形式
吳宜蓉
2018-11-06
想想「犧牲的體系」
陳玉敏
2016-12-02
美在不完美:從日本「侘寂」美學,思考你的新年
瑞德.卡洛(Ryder Carroll)
2019-01-01
誰才是離島?不一樣的馬祖,不一樣的島嶼思維
郭瓊瑩
2018-07-04
【投書】世大運之外,不該被忽略的台灣聖火
乜寇.索克魯曼
2017-07-12
顏值、嗓音、凍蒜:選舉時,那些「政見之外」的線索
葉家興
2018-12-21
一個伊朗人的憂慮:「台灣人這麼好,卻不能上天堂,怎麼辦?」
黃思恩
2018-12-15
從女人眼中看見男人,構成了「我們」
石芳瑜
2018-10-13
如果手機斷訊4.5小時
米果
2018-12-12
鄭志凱:2014年底,為人類未來批流年(上)
鄭志凱
2014-12-17
面對難民問題,沒有人是局外人
陳中芷
2018-05-31
X戰警──你可以不戰鬥,但必須是個戰士
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
2016-07-13
【投書】國際發展與2030聯合國永續議程:台灣的可能策略
簡旭伸、吳奕辰
2018-05-04
熱門的潛水活動,有助於海洋保育嗎?
Peggy Wu
2018-05-03
大腦也可以提升抵抗力?從現在開始,為你的大腦老化做準備
埃爾克諾恩.高德伯(Elkhonon Goldberg)、黃馨弘譯
2018-11-26
《失靈的大地》.學者的呻吟
黃怡
2016-03-05
寫給每個糾結親子問題的靈魂:沒有一個傷,比父母否定自己更痛楚
徐志雲
2018-11-22
親愛的上帝送來的包裹:一則耶誕故事
蔡慶樺
2017-12-24
你知道嗎?台灣也有感恩節
楊玉君
2018-11-22
X戰警、萬磁王、奧斯卡與種族歧視
卓子傑
2016-03-29
南極冰棚崩解,罪魁禍首是汽車?
侯勝宗
2017-08-05
讀歷史沒用?你不知道,現在才是最需要人文學科的年代
何則文
2017-06-21
你認識的真是臉書貴婦、IG帥哥?認清網路上的誇大、自戀與做作
和田秀樹
2019-01-20
「反對資本主義」的一代
穆罕默德.尤努斯(Muhammad Yunus)
2018-05-01
帶你一窺200年前的內容農場:我們的注意力如何變成商品?
吳修銘(Tin Wu)
2018-04-21
誰需要共生社會?有一天,你也可能成為需要幫助的那個人
五十嵐祐紀子
2018-09-02
【投書】關於我們不可能說服萌萌,也無法減少他們的原因
陳詠崴
2018-04-19
人生頭上無屋頂──德國最知名的遊民
蔡慶樺
2018-03-22
【投書】在精神進化中台灣的角色
林蒼生
2016-01-05
以愛為名,送給家人的閱讀書單
丘美珍
2019-01-12
不要對立,要同婚!
黃怡
2016-12-12
未來「讀心術」不再是夢?科學家正讓科幻成真
加來道雄
2019-01-10
【跨境移動的文化想像】異鄉人的異鄉觀察
文化臺灣基金會記錄整理
2018-08-21
八二三一甲子,不要忘記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
羅德水
2018-08-20
未來的臉孔
黃湯姆
2019-01-01
一段「人、時間與勞動」的簡史──勞動權走過的漫漫長路
吳媛媛
2018-01-03
讓台灣成為區塊鏈之島
許毓仁
2018-10-15
與其追趕人工智慧,不如擁抱開源軟件
鄭志凱
2017-05-31
失根的幽靈影像:杜韻飛《未來祖宗像》
沈柏逸
2018-06-28
麥當勞經濟──從農業工業到知識網路
紀坪
2017-01-06
「專利」經濟學:保護發明與社會福利孰輕孰重?
葉家興
2018-10-12
台灣人,你到底想當狼,還是狗?
褚士瑩
2018-02-11
別輸在創新發明的起跑點上
鄭志凱
2016-12-29
科技出手,救得了瀕危媒體嗎?來自矽谷富翁的「神救援」
黃哲斌
2018-12-17
駱怡君: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經濟觀?
駱怡君
2015-04-02
永遠的現在式──HM與腦部科學家們的奇異旅程
黃怡
2017-07-01
「Siri,你會嫁給我嗎?」人工智能與特殊教育的契機
曲智鑛
2016-07-24
「人生客路永沒平」:許鞍華的旅程電影與香港意識
李展鵬
2019-02-23
來迷路吧!有時候,你可以試試脫離GPS的人生
新科學人(New Scientist)
2018-02-12
年輕人的性自主,可能嗎?
黃怡
2017-06-03
為什麼愛讓人受傷?用社會學破解愛情中扭曲的「自責結構」
謝瑩
2019-02-13
讓流浪狗成為陪伴特殊孩子的好幫手
曲智鑛
2017-10-24
「獨董」有用嗎?公司治理矛盾背後的真相
葉家興
2018-09-13
【投書】孩子養寵物的意外收獲──有翅膀的朋友
周曉璇
2016-08-10
托爾斯泰談教育!給老師和家長的答客問
小麥田出版部整理
2018-09-09
我的成功,我決定!
葉丙成
2018-01-21
是孩子跟我們學?還是我們跟孩子學?
諶淑婷
2018-09-06
失戀有什麼不好?
齋藤孝著,李伊芳譯
2016-11-06
【投書】為什麼換腎這麼難?
吳育政
2017-08-14
「果粉」與他們的產地:Apple是一個品牌,還是一種信仰?
史考特.蓋洛威(Scott Galloway)
2018-09-03
【投書】擁有國際觀的5個好處
徐明慧
2016-10-13
電影,作為一種青少年培力的途徑──專訪法國電影教育工作者 Pascal-Alex Vincent
謝以萱
2017-12-11
【讀者投書】殷志偉:捨物種歧視,建構實質文明社會
殷志偉
2013-12-15
【投書】都幾歲了,有必要這麼拚嗎?探索中年大叔運動狂的內心世界
李宗諭
2018-08-25
空襲警報與阿嬤的戰爭回憶
米果
2018-06-06
大學中的觀看暴力:「眼見為憑」的績效體制,扼殺了什麼?
周平
2018-08-17
天寶葛蘭汀:第一個現身說法的自閉症患者
黃怡
2017-12-23
「讓美國再度共進晚餐」──2018,會是撕裂後和解的開始嗎?
鄭志凱
2017-12-27
「留下半個地球」──生物多樣性之父的最後籲求!
黃怡
2016-05-01
別讓「正譯」使者消失
葉家興
2017-02-02
香港的通貨膨脹,真的是陸客害的?
葉家興
2017-06-29
如何運用「國民法官」參與社會改變?
王鼎棫
2018-08-01
【投書】讀研究所是逃避?就算逃避也不是可恥的事
地瓜周
2017-11-29
我們是一棵樹──所有人的婚姻自由權
蔡慶樺
2017-05-26
一根塑膠吸管,如何開啟環境保護的大哉問?
鄭肇祺
2018-03-13
【投書】指鹿為馬──為何國際仲裁將太平「島」判為「礁」?
陳偉華
2016-07-15
穿山甲事件之後──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如何往前走?
戴興盛
2016-10-05
只讀紙本新聞兩個月,世界會不會比較「真實」?
黃哲斌
2018-03-26
誌故宮開館53週年
許雅惠
2018-11-14
【投書】為什麼要解放動物?
殷志偉
2017-06-04
澎湖教育的未來:讓我們在認識世界之前,先認識家鄉這座島嶼
冼義哲
2018-05-02
【投書】先別討論扮演納粹誰的錯?歷史可不是只教你記人名地名而已
劉祐霖
2016-12-29
【投書】「動物虐待」是犯罪,社會不該容忍
萬宸禎
2016-07-02
看更多